這是一個特殊的種群
,它對作物來講是影響其生長發育的重要環境條件之一
。
(1)細菌
:細菌適於中性及微酸性的生存條件
。一般在20-30℃時會大量繁殖
。它通常分為兩類
,一類稱自養細菌
,它有同化二氧化碳的能力,所以這個種群的作用是直接影響土壤的理化性質
,平衡土壤的酸堿度高低
。另一類稱異養細菌
,這一類細菌通常都是以和作物共生的狀態存在
,對作物生長有直接促進作用
,如豆科植物的根瘤菌等
,具強大的固氮作用
,產生明顯的增產效果
。
(2)放線菌
、黴菌
:在土壤中放線菌是以需氧性異養狀態生活
,它們的主要活動是分解土壤中的纖維素
、木質素和果膠類物質等
,通過這些作用來改善土壤的養分狀況
,便於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土壤養分
。在酸性的土壤中
,以黴菌的活動為主
,而在中性和微堿性的土壤中
,則是以放線菌的活動為主
。
(3)藻類
:藻類為一類單細胞
,通常為絲狀的微生物
。它與高等植物一樣有葉綠素
,可營碳素同化作用
。它的主要作用
,通常是可以起固定空氣中氮素營養的作用
,幫助植物多方式利用各種狀態存在的氮素養分
。與以上幾種菌類不同的是
,它更適於在堿性環境下發揮作用
,一般說來
,酸性的土壤中多以放線菌和黴菌起作用
,堿性土壤中就主要靠這些藻類微生物來維持輔助作用了
。
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及調節
土壤中微生物的種類較多
,有細菌
、真菌
、放線菌
、藻類 和原生動物等
。數量也很大
,l克土壤中就有幾億到幾百億個
。土壤微生物大部分對作物生長發育是有益的
,它們對土壤的形成發育
、物質循環和肥力演變等均有重大影響
。對作物來講是影響其生長發育的重要環境條件之一
,其具體作用是
:
1
、形成土壤結構
,作為土壤的活躍組成分,土壤微生物的區係組成
、生物量及其生命活動對土壤的形成和發育有密切關係
。有活性的土壤是由固態的土壤
、液態的水和氣態的空氣共同組成的
,單純的土壤顆粒和化肥所構成的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土壤
。土壤微生物通過代謝活動的氧氣和二氧化碳的交換
,以及分泌的有機酸等有助於土壤粒子形成大的團粒結構
,最終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土壤
。
2
、分解有機質
,作物的殘根敗葉和施入土壤中的有機肥料
,隻有經過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才能腐爛分解
,釋放出營養元素
,供作物利用
,並形成腐殖質
,改善土壤的結構和耕性
。
3
、分解礦物質
,土壤微生物的代謝產物能促進土壤中難溶性物質的溶解
。例如磷細菌能分解出磷礦石中的磷
,鉀細菌能分解出鉀礦石中的鉀
,以利作物吸收利用
,提高土壤肥力
。另外
,尿素的分解利用也離不開土壤微生物
。
4
、固氮作用
,氮氣占空氣組成的4/5
,但植物不能直接利用
,某些微生物可借助其固氮作用將空氣中的氮氣轉化為植物能夠利用的固定態氮化物
。
5
、調節植物生長
,土壤微生物與植物根部營養有密切關係
。植物根際微生物以及與植物共生的微生物如根瘤菌
、菌根和真菌等能為植物直接提供氮素
、磷素和其他礦質元素的營養以及有機酸
、氨基酸
、維生素
、生長素等各種有機營養
,促進植物的生長
。
6
、防治土傳病害,土壤中存在一些抗生性微生物
,他們能夠分泌抗生素
,抑製病原菌的繁殖
,防治土傳病原菌對作物的危害
。
土壤中各種微生物的活性與不同的土壤溫度
、濕度
、通氣性和pH值有關
,他們的優勢作用隻有在條件適宜的情況下才能顯現
。他們的具體適宜條件和作用是
:
1
、細菌
:細菌適於中性及微酸性的生存條件
。一般在20-30℃時會大量繁殖
。通常分為兩類
,一類是自養細菌
,它有同化二氧化碳的能力
,所以這個種群的作用是直接影響土壤的理化性質
,平衡土壤的酸堿度高低
。另一類是異養細菌
,通常是以和作物共生的狀態存在
,對作物生長有直接促進作用
,如豆科植物的根瘤菌等
,具強大的固氮作用
,產生明顯的增產效果
。
2
、放線菌
、黴菌
:在土壤中放線菌是以需氧性異養狀態生活
,它們的主要活動是分解土壤中的纖維素
、木質素和果膠類物質等
,通過這些作用來改善土壤的養分狀況
,便於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土壤養分
。在酸性的土壤中
,以黴菌的活動為主
,而在中性和微堿性的土壤中
,則是以放線菌的活動為主
。
3
、藻類
:大多是單細胞
,通常為絲狀的微生物
。它與高等植物一樣有葉綠素
,可營碳素同化作用
。它的主要作用
,通常是可以起固定空氣中氮素營養的作用
,幫助植物多方式利用各種狀態存在的氮素養分
。與以上幾種菌類不同的是
,它更適於在堿性環境下發揮作用
,一般說來
,酸性的土壤中多以放線菌和黴菌起作用
,堿性土壤中就主要靠這些藻類微生物來維持輔助作用了
。
據中南農科所研究
,當土壤由中性向偏酸性轉變時
,其中的微生物種群就以喜酸性為主
,它們影響作物以吸收磷素養分為主而幹擾對氮素養分的吸收
。反之
,當土壤向偏堿性過渡時
,則影響磷
、鉀養分的正常吸收
。所以
,在生產上
,尤其是曾大量施用過化肥的農田而言
,要密切注意土壤酸堿度的變化
,才能使作物吸收養分的功能保持平衡
。
改善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措施大體上有兩種
:
一是增施有機肥
,減少化肥用量
。以腐熟發酵好的有機肥為最佳
。有條件的
,可以種植綠肥以養地
,間接地起到增加土壤有機質成分的作用
。
二是經常測定土壤的酸堿度狀況,在必要時人為去調節土壤的酸堿度來保持和滿足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需要
。
對不同覆蓋條件下甘蔗試驗地土壤微生物區係研究的結果表明
,不同覆蓋條件為微生物提供了特殊的土壤生態環境
,使土壤理化性狀發生了一定變化
。在甘蔗生育期
,蔗葉覆蓋和地膜覆蓋比不覆蓋土壤中好氣性細菌
、真菌和放線菌數量以及微生物總數有明顯增加
;氮素生理群中的氨化細菌和硝化細菌都有明顯增加
,好氣性自生固氮菌數量變化不明顯
,厭氣性細菌數量明顯減少
。在所有覆蓋條件下
,蔗葉覆蓋的效果較好
。(中南農科所 陳強)